2️⃣选区抠图
像素四特性:位置、颜色、透明度、通道
矩形选框工具M(Marquee)
框选蚂蚁线,ctrl-d取消选区。拖拽过程中按住shift,是正方形,按住alt是以中心点为原点拖拽。选择完之后,按住shift再选择就是加选。同样,按住alt再选是减选。注意这里是先按住shift和后按住shift的区别。 编辑-填充,shift+F5,alt+delete填充前景色,ctrl+delete填充背景色,双击前景色打开拾色器。 ctrl+图层缩略图,调出当前图像的选区 内容识别必须在有选区的情况下使用,可以用来去水印。
套索工具L(Lasso)
和矩形选区工具一样,选项也一样,只不过套索工具是选择不规则区域。多边形套索工具,用点击的方式绘制,出现路径线。在使用多边形套索工具的时候,在鼠标悬停的地方直接按enter,可以直接在所在位置生成一个连接点并闭合。Backspace退回一步。同样,按住shift再选择就是加选。 如何储存选区?选择任意选区工具,选区内右键-储存选区-新建名字-确认。新建的选区储存在通道里。同样使用ctrl+缩略图调出选区,shift+ctrl+缩略图加选选区 磁性套索工具是手动和智能的混合工具,可以智能吸附,也可以手动点击。可以在智能吸附完之后使用其他选区工具加选。原理是对比度的不同。
对象选择工具W(Wand)
在定义的区域内查找并自动选择一个对象,有矩形模式和套索模式。对象选择工具和选择主体可以很快选择,但是对图片要求很高,要求对比度够大。 反选:shift+ctrl+i 画笔大小调节:[ 减小,] 加大 注意输入法是英文,不要打开大写键
快速选择工具 (W)
新选区默认就是加选。这两个选择工具虽然很快,但是并不精确。 选择并遮住功能:在选择-选择并遮住,alt+ctrl+r,在之前这个功能叫调整边缘,F切换视图,X回到原稿。进入这个功能后,左侧有选择工具,有一个调整边缘画笔工具,尽可能让半径小一点,画多的部分会被不透明化。输出的时候选择净化颜色,输出到新建图层或者蒙版。
魔棒工具(W)
选择色彩类似的图像区域,针对的是像素颜色特性,优点是选择速度快,缺点是不可控因素特别多. 容差:设置颜色取样时的范围。连续选项的意思是中间不能有任何颜色进行阻碍,有的时候用这个抠图有奇效。抠图的时候要先看看是背景好扣还是物体好扣,扣好可以反选。魔棒工具适合背景单一或者相似度很高的。选择-修改-收缩,可以缩小边界
选择-色彩范围
针对像素的颜色特性去做选区,可以扣出半透明感觉的物体,因为这个功能是使用灰度蒙版来表现选区的强度,而不是完全二值化。这个功能同样可以加选、减选、反相。它使用灰度图表现强弱,灰度值和透明度的关系,图像越白,不透明度越大,这就是色彩范围的原理。高光是图像里面的亮色调,阴影是暗色调,以及中间调,颜色的明暗是相对比而言的,而不是固有的。颜色容差和其他选区工具一样,范围从左至右是从暗到亮的,实际选择出的范围是变小的。本地化颜色簇是取样范围,是对取样的某一点的位置限定范围。
选择-焦点区域
适用于摄影作品领域,是对焦点的选择,原理就是颜色的对比度,针对的是那些有焦距的摄影作品。
选择-变换选区
和自由变换类似,但这针对的是选区,自由变换针对的是选区内的图像。